学工新闻

首页 > 学工动态 > 学工新闻 > 正文
【考研故事3】庞亚莉:考研收获≠录取通知书
作者:庞亚莉  编辑:刘园美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来源:环境学院    浏览次数:

(作者:庞亚莉  考取院校:北京工业大学)

“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地去洗。等到走上考场,灯光亮了。你会发现,只要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就会光亮如新。而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你都会想起那段岁月。”

自入学以来,考研的种子在渐渐萌发。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去年研究生备考期间,全班同学都收到了大一时候写下的时间胶囊。我的是这样写的,“来到这里,不后悔,相遇即是一种缘分,希望自己不要挂科,积极参加院、校级的活动,争取拿到奖学金。参加课题组的学习,为考研做准备。”虽然,收到它的时候,都不记得曾经写过了,但幸运的是,它是我整个大学的初心,所写下的也在这四年里慢慢开花结果。

于我而言,在这一场考研长途中,最重要的收获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而是这一路下来,对自己的认知能力、面对挫折的态度、高压状态下的抗压能力和具备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经历了考研的千锤百炼,我也有了很多的个人经验。

1·择校择专业

我们都经历过高考填报志愿,就知道考得好不如选得好。择校择专业也是考研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充分认知自己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我是提前一年确定院校,集中几天时间查询各个院校的相关信息,综合比较,考虑自身实力,最终确定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市政工程专业,在备考期间,不再修改自己的目标。

2·备考准备

考研科目四门中,在大一至大三,可以提前准备数学和英语两大科目,这样可以减缓备考期间的焦虑。在数学上,我参加数学竞赛,保持对数学的感觉,数学在考研中占比大,也是很多考生跌落之处。在英语上,也是我大学中比较遗憾的一点,所以在备考中也是投入了很多时间在英语上,但这完全可以在大一、大二就学好的科目。不过,我投入时间在英语口语上,这也是我在复试中成功逆袭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大学中提前练习英语口语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即使不考研,但是用一年左右时间把过往十年左右的英语书面学习应用到口头交流上,也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3·备考状态

我自诩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但是在长线备考中,仍然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疲惫是整个考研中常有的状态。该学学该玩玩,能够正视自己不专心的时间,不要觉得愧疚,高效的学习时间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所以在整个备考,即使临近考前,如果有不想学的时候,我都会去做想做的事情放松自己,调整状态再学习。

疫情的发生,也给自己备考加深了难度,快递考研资料难以收到,学习氛围不强。在家长达六七个月的时间,自己有变得易怒、易躁,甚至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崩溃大哭、大叫,我试图去调整我自己,但是那段时间真得会很难熬。记得在暑假的那段时间,自己的电脑返厂了两次,因为电脑的突然关机,返厂后可能会面临着重装程序的风险,里面有着几个月下来的考研笔记,心态变得很差,在一个月里都不能专心学习。紧接着,记笔记的ipad也因为卡顿导致整个文档笔记的错位,我努力调整自己最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任何经历都是有得有失,往往越困难的事,越是投入,收获和成长越大。这也让我学会如何处理学习乃至生活中的挫折。

4·备考心态

心态在任何考试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当然,心态也是可以练就的。大学之前,我心态同大多数人一样,并不好。但是,在大学活动经历中,我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争取机会暴露在公众面前讲话,养成了良好的心态。在各种考试中,才能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也不会因为心态问题导致发挥失常。良好的心态在复试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考研长跑中,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更应有一个好的心态。

5·备考环境

在家备考期间,我在独立的空间备考,通风、安静且学习设备好。在学校里,反而有些不习惯了,因为自己使用打印机习惯了,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地方也是我犯愁的地方。刘园美副书记在我们院一向是十分关爱学生的,有天,我试着问刘书记:“学院有专门用于考研备考的环境吗?”没想到真的有,我开心开心的解决了备考地方的问题。在那里,不仅有好的学习环境,也收获了一同备考的伙伴,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晚上一同背书、每天一起打卡,一起到走进考场的时候,很幸运遇到他们,也很幸运学院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

我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始于2017年金秋,结束于2021年盛夏。四年白驹过隙,在纺大,在环境学院,留下了我的青春记忆。感谢环境学院的老师们,我大学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帮助。

四年寒窗,我一直坚信“所谓才华,就是你所做成事情的总和”。本科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也应该去追寻更远的地方。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办公电话:027-59367338 邮编:430200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2022 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