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线经纬看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纺织技艺,汲取奋进力量!5月21日晚,全院师生以在崇礼楼310报告厅、绿芽创新实践学生服务驿站集中观看和个人观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全院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课程以“经纬天下”为主题,校长徐卫林院士、陶辉、夏治刚教授以自己的科研经历,讲述了一段纺织人自强不息、着眼应用、敢为人先的精彩故事,让同学们了解了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与创新纺织技艺的艰辛历程,深刻领悟了“崇真尚美、自强不息”的纺大精神,各班级分别开展了关于新时代纺织科研精神的讨论交流活动。
纺织行业发展至今已经不再停留于传统织造,而是向着纺织材料精尖性能应用、纺织制造智能化发展等方面发展。以徐卫林校长为领头人的纺织研究者研制出“织物版”五星红旗闪耀月球,在正负150°C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坚硬的玄武岩通过纤维拉丝,从石头变面料,不仅受得住近千摄氏度的高温,还兼具绝缘、防辐射等特性,为特殊行业工作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分享交流环节,师生们深有感触。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 毛成兴说道:“徐卫林院士和两位老师讲述了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与创新纺织技艺的艰辛历程,旁征博引、案例生动、娓娓道来,贯穿古今、对比中外,增强了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也让青年学子从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作为毕业班辅导员,我将不断充实知识储备,结合工作实际做好思想引领,激励青年学子笃实求真、奋斗逐梦,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22级辅导员 郁星说道:”纺织工业精神是日复一日实践中展现的郝建秀精神;是十七年沉淀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王栋精神;是八年攻关飘扬在月球上那一抹永不褪色的中国红!矢志报国、创新卓越、协同共赢、勤劳自强不仅是纺织精神内涵,更是每一位纺大人的行动指南!经天纬地,传承创新中华文明;自强不息,彰显时代纺织力量;作为思政育人一线的辅导员,我们更要深悟纺大精神,将崇真尚美的纺大元素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用心用情答好新时代育人的考卷。”
研2203班王莎莎分享道:“听完这堂课,拓展了我对纺织行业的认识,月面国旗的来之不易,是科研人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夜以继日的钻研成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魅力。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自觉涵养吃苦精神,砥砺进取精神,学好科研本领,淬炼科研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科12202班李帅说道:“一丝一缕编织经纬,一言一行造福天下。从冬奥会残奥会到月球表面国旗,再到国际时装周,纺大纺织科研人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全身心投入发展突破纺织技术、传统文化与纺织交汇相融的伟大事业中,彰显出“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纺大精神。作为一名环境专业学生,我将矢志以专业的力量,给祖国的壮美山河披上绿色的华服!”
通过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同学们学习到一代代中国纺织人持续奋斗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第一线,不断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技术,展现出作为纺织人的责任与担当,要把他们作为骄傲和榜样,立足专业,勤学钻研,树立科创报国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