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首页 > 学院新闻 > 媒体视点 > 正文
〖媒体视点〗新华网:武汉一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用泔水沼渣“治”废水
作者:连迅、郑婷  编辑:姚瑶   发布时间:2021-12-07  发布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图为武汉纺织大学“固废综合处置与协同利用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开展相关实验

新华网武汉12月7日电(连迅、郑婷)泔水经过一道二道“萃取”后剩下的沼渣,竟然变成了宝贝。武汉纺织大学“固废综合处置与协同利用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利用泔水做出高附加值的功能粉体材料,可以作为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吸附剂、催化剂,实现“以废治废”。

“对普通人来说,餐厨垃圾是泔水,对我们来说,那就是‘金矿’。”日前,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李进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近年来,他和团队的伙伴们针对餐厨垃圾沼渣资源化利用做了一些大胆探索,如今已有了初步成果,相关研究已经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上。

武汉纺织大学“固废综合处置与协同利用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成员、教师刘静欣说,餐厨垃圾被再利用时首先分离油,再打渣发酵得到沼气,剩下的就是基本没啥用的沼渣了。但因为沼渣高盐高氮高碳,焚烧或者掩埋都会造成环境污染,于是大家想到氮和碳在催化剂、吸附剂中都是很重要的功能组分,沼渣利用能不能往这个方向努努力。

图为武汉纺织大学“固废综合处置与协同利用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开展相关实验。新华网发

为此,研究团队把沼渣放置到高温炉里加热,通过上百次的探索和尝试,终于发现在800摄氏度、无氧条件下炭化90-100分钟,得到了一种乌黑的粉末。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种粉末充满了孔洞,具备了作为功能材料基质的条件。如果在反应过程中再加入氮、卤素等,这种材料还会进一步提升性能。这意味着,这些粉末拥有“治废”的潜力。

李进平说,目前,他们在实验室里尝试用加工后的沼渣模拟处理工业废水里的染料、药物成分和重金属,效果都很显著。“我们的研究贯彻了‘以废治废’循环经济理念,在处理餐厨垃圾发酵副产品的同时,为环境治理行业提供了廉价的吸附催化材料。这种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条件可控,可实现规模化应用。”

李进平表示,在环境研究人员眼中,没有垃圾,只有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在泔水再利用研究中,如果前端垃圾分类时能分得更细一点,比如说把骨头单独分开,他们后期的资源化过程就能更顺利,也许能做出品种更多、性能更好的功能材料。“希望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垃圾分类’,让它成为生活习惯。”

图为武汉纺织大学“固废综合处置与协同利用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开展相关实验

新华网: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ba1f5fa44e1137cd6357c0b208fda896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办公电话:027-59367338 邮编:430200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2022 武汉纺织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